“小米終于跟米扯上關系了。”一位“米粉兒”自嘲。日前,小米發表生態鏈“米家MIJIA”首款產品電飯煲,售價999元。此前,格力旗下也在月初發表,電飯堡售價1199元。
有趣的是,兩家企業的領甲士物雷軍和董明珠,由於2024年的10億元賭約而屢被調侃,這次竟不約而同高調叫板日本高檔電飯煲。面臨消費者的苛刻眼光,他們所引領的“新國貨”可否勝利突圍?這是比當年的賭約更受關注的話題。
歡喜冤家杠上了一口“鍋”
從“10億元對賭”,到“兩會”同桌,再到沸沸揚揚的“格力手機”,小米董事長雷軍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,早就成為一對“歡喜冤家”。一個是互聯網新銳企業,一個是傳統家電企業的典型,居然同時瞄上了一口“鍋”。
在京東商城上搜索“電飯煲”,顯示有一千多個結局,代價從幾十元到幾萬元不等。最貴的一款,是日本象印品牌電飯煲,標價達39999元。
小米和格力這次造的“高檔”電飯煲有啥差異?據了解,這此中最關鍵的是IH加熱專業,通過磁力線的高頻磁場環繞金屬鍋體產生電流,使鍋體立體發燒來實現蒸煮性能,讓每一粒米都均勻受熱,做出的米飯更香甜軟糯。
小米稱,“掌握要點科技”是其最大賣點——由於小米把高檔電飯煲要點專業壓力IH專業的發現者、前三洋電飯煲事業部開闢部長內藤毅挖來擔任結構擔當人。如同當初制造小米手機找到蘋果的代工廠一樣,這次生產電飯煲,小米找到的代工廠是日本象印、虎牌的代工廠。此外,小米電飯煲還可用手機進行遠程管理。
而格力電器專業人員也對外表示,新推的高檔電飯煲采用主流的IH電磁加熱專業。
同樣的專業,代價又都在千元左右,雷軍和董明珠在國產高檔電飯煲上“掐架”恐怕是針尖對麥芒。有網友調侃,“董女士代價說早了,趕緊降到998元。”
高性價比有待市場檢修
國貨不受待見,早成消費痛點。以至于近兩年,內地消費者遠涉重洋到日本瘋搶電飯煲、智能馬桶蓋。
“我們這麼一個制造大國,怎麼可能造不出讓人心動的產品?到國外買電飯煲這個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經。中國沒原因連個電飯煲都做不好。”董明珠多次公然表示。
為證明自家電飯煲的實力,她在發表會當天別出心裁地做了一場“飯局”,現場舉行米飯試吃活動,把格力和其他幾個國外品牌電飯煲煮出來的相同品類的米飯,讓大家盲測并投票。現場結局顯示,格力電飯煲勝出。“中國人不用去國外買電飯煲了。”格力電飯煲廣告語,打出了董明珠的心里話。
雷軍也表示,推出這款電飯煲,意在推動“新國貨”消費,讓國人不再去日本搶購高檔電飯煲。
如何讓中國消費者不再迷信日本電飯煲?高性價比依然是王牌。雷軍宣稱,與小米電飯煲等同品格的產品,在日本的售價折合人民幣3000元到5000元。格力方面則表示,定價1199元實際上是“零利潤”。
從性價比來看,小米、格力的電飯煲好像完爆日貨,但能有幾多消費者愿意付出真金白銀,還有待市場檢修。
“一分錢一分貨,小米凈化器濾芯不揭膜,指示燈照樣變綠,這事都沒整明了呢,目前又推電飯煲,怕是又不靠譜。”一位消費者心存顧慮。
生活程度的提拔,讓人們更講究精致消費。以電飯煲為例,知足于“生米煮成熟飯”遠遠不夠,而是要充分知足人們對口胃的要求。有統計顯示,日本的電飯煲市場近100%是IH電飯煲,也便是電磁加熱電飯煲。而我國,948%的電飯煲還是電加熱飯煲,還處在“把飯做熟”的階段。
市場人士解析,從市場成熟度以及專業遍及率來看,中國電飯煲市場還落后日韓大概8到10年。這意味著,以小米、格力為典型的中國電飯煲要實現大逆轉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手記
國貨當自強,缺的是用心
雷軍和董明珠不約而同做起了電飯煲,目的很明確,想借助“新國貨”的概念推動消費升級,以“國貨當自強”的情懷打入長期被日本品牌佔有的高檔電飯煲市場。
按小米的說法,同樣擁有IH壓力加熱要點專業,還找了同樣的代工廠,小米電飯煲幾乎可以媲美日本高檔電飯煲。但事情真有這麼簡樸嗎?
從手機、平板,到電視機、路由器,再到空氣凈化器、凈水器、手環等等,擅長互聯網營銷的小米,比年來確切俘獲不少粉絲。小米還要生產什麼?也許只有雷軍才知道。他透露,電飯煲只是“米家”品牌的開始。這就意味著“米家”以后還會推出更多產品。電子商業觀測人士魯振旺忍不住在微博上調侃,“小米要做電飯煲了,估算間隔跑步機、擦鞋機、洗腳機也不遠了。”
但在許多人看來,固然涉足甚廣,小米這些年推出的產品,老財神娛樂城推薦遊戲是給人一種似曾相熟的感到。“小米的仿款專業已臻化境”,有網友評論。事實上電飯煲一發表,就被一些網友指責其在表面上抄襲了無印良品電飯煲或三菱電飯煲。
而在本年年頭,上海市質監局發表2024年上海市空氣凈化器產品格量監視抽查教導,抽查的36批次產品中,小米空氣凈化器成了唯一被列為質量疑問嚴重的產品。格力也惹上了同樣的麻煩。近日,美國消費品安財神娛樂城遊戲公平性全委員會稱,格力已批准財神娛樂城註冊時間支付1545萬美元的民事罰款,理由是2024年格力生產的除濕器,因易著火被美國消費者投訴。固然罰款未涉合格力主力產品,但這對格力品牌的國際形象是一大妨害。
國外需要4000元的電飯煲,到小米和格力這里,只賣到了千元,“新國貨”會不會再度淪為質低價廉的“便宜貨”?消費者不免疑慮重重。
小米、格力電飯煲的趕快上市,讓人不禁遐想到年頭剛剛來京炫技的“煮飯仙人財神娛樂城賭博優勢”——85歲的日本老人村嶋孟。他用了50年時間就做了一件事——煮米飯,而且是用最傳統的磚土灶臺。但他的小店外常年排著長隊,只為了品嘗到他親身煮出來的白米飯。
中國消費品市場正面對一場“品格革命”,但中國制造可否跟上消費升級的步伐,最欠缺的恐怕不是專業,也不是資金,而是長久的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