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身邊越來越多小同伴開始進入“4G時代”后,手機還停留在3G網絡的胡先生(假名)早就躍躍欲試。“但是聯通的3G合約機套餐改變太復雜,霸王條款太多!升級個套餐太難了!”胡先生向《中國經濟周刊》網絡投訴平臺“我要投訴”訴苦道。
跟聯通簽30個月“契約”,
卻“被”推行了31個月
2024年底,胡先生在山西聯通解決了iPhone5s合約機,合約期30個月,套餐資費為396元,3G卡(那時還沒有4G)。胡先生通知中國經濟周刊—經濟網,4G剛開始宣傳的時候,他就咨詢過,那時聯通的工作人員表示,由於胡先生的手機號碼還在合約時期,所以無法隨意解決升級4G業務,只能選擇資費相同或者更高的套餐,并且解決合約機時的預存話費將失效。
本年3月份,合約機套餐到期,胡先生滿心歡喜地到聯通營業廳解決套餐改變,卻被示知合約到期當月仍然無法隨意改變套餐,“套餐可以改動,但是代價只能升不能降”。胡先生不能懂得,說道:“這不是‘店大欺客’麼?”
對于胡先生的困擾,查訪后發明,這樣的場合并非個案。
網友“火星孩他爸”表示,他解決的合約機(286元套餐,合約期為兩年),由於合約到期當月無法改變“低檔”套餐,就想到解決一個月的停機保號業務。“我問聯通客服,假如9月30號到期了,不改套餐,而是解決10月份停機保號可以嗎?客服回復說不可以,必要要10月1日后體驗金娛樂城解決,可是10月份的286元必要交。人家便是不管怎麼樣都要把這合約期外的第25個月的錢收上來啊”!
想換個合心意的4G套餐,
簡直是闖關
好不容易熬到合約期解散的胡先生稱:為了升級4G套餐,幾乎要拋卻聯通了。
莫名其妙的“集團客戶”,
解綁太復雜
身邊朋友都發起胡先生下載聯通手機營業廳解決升級4G業務,由於可以自選組合套餐。
胡先生特意下載了聯通APP,并遞交了升級4G申請。可是系統提示,若升級4G,需要拋卻集團用戶的優惠。
集團用戶有啥優惠,自己又是哪個集團的成員呢?胡先生稱,自己用了這麼長年的聯通手機號,一直以來都沒發明有優惠,也無知道自己是集團用戶。
胡先生咨詢10010,客服稱,集團用戶也沒什麼優惠,可能那時胡先生解決合約機時跟某個公司用戶是同一批手機,所以成了集團用戶。
胡先生決斷選擇解綁集團客戶,看著申請遞交勝利,胡先生寬心了。
但是3天過去了,升級進度還是“人工受理線上娛樂城評價文章中”。胡先生致電中國聯通10010客服,客服稱,胡先生在手機營業廳“拋卻”的集團客戶權益,需要去營業廳解決才能生效。手機營業廳和電話客服都無法解決。也便是說,胡先生傻等了幾天,沒有任何的提示。無奈,胡先生只能再跑一次營業廳,取消了集團用戶的地位。
10010:你去問手機客服。
手機客服:你去問10010。
10010:先取消,再申請一次嚐嚐?
取消了集團用戶之后,胡先生再次致電10010,查問在手機營業廳解決升級業務的進展場合。客服發起他去咨詢手機營業廳客服。
胡先生覺得一頭霧水,還有手機客服?
掛斷電話后,胡先生在手機營業廳上找到了手機客服,開始抱著手機咨詢。手機客服稱,手機營業廳升級4G,48小時內會完工受理。至于之前為什麼沒有申請勝賭場娛樂城遊戲即時結果分析利,手機客服表示:沒設法查詢到具體的資料,發起撥打10010客服咨詢。
我的天哪!胡先生覺得自己快垮掉了。
胡先生稱,再次撥通10010后,客服通知他,他已經沒有任何解決升級4G業務的限制前提了。之前沒有勝利,便是“集團用戶”的疑問。假如仍然想在手機營業廳解決自選組合套餐,可以先取消之前的申請,再重新申請一次嚐嚐,并表示,10010客服無法受理4G業務,必要通過手機營業廳、網上營業廳或者聯通營業廳才可以解決。
那麼取消申請需要等多久呢?也是48個小時麼?對于胡先生的這個疑問,客服答覆說“可能吧”。
客服的回復,胡先生無法懂得,但還是依照客服的發起提交了取消申請。但3天過后,手機營業廳上,照舊顯示“預約取消中”。
無奈的胡先生終極拋卻了解決自選組合套餐,而是去聯通的實體營業廳解決了平凡的4G全國套餐。
無語的是,截至發稿時,已途經去了10多天,胡先生的手機營業廳上依然顯示著“預約取消中”。
胡先生對中國經濟周刊—經濟網說,兩年前解決合約機時,自己和朋友還是滿懷期望的,并且財神娛樂城即時存款是提前申請名額。兩年多后的今日,自己對中國聯通失去了信心,今后也不會再選擇置辦合約娛樂城 送註冊金機了。
合約機越來越不受迎接?
此前有媒體,在3G時代,聯通憑借iPhone合約機,配以高額補貼,勝利籠絡了諸多高檔用戶。然而跟著挪動通訊專業的快速發展,尤其是4G時代的到來,合約機的話費補貼讓運營商越來越難以承受。更主要的是,合約機連續不斷爆出各種負面:“男子想銷戶,聯通回復:該合約靚號需等到2050年”、“手機號碼莫名捆綁了個合約機,機主卻是別人”……可見合約機存在諸多漏洞。
從用戶角度來看,資料顯示,中國人更改手機的頻率為12—24個月,平均每18個月會換一部手機,每年有5000萬~2億部舊手機被剔除。運營商動輒兩年的合約顯然開始成為連累,不被用戶所接納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24年第21期《中國經濟周刊》封面中國經濟周刊-經濟網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注明來歷,違者將被追查法律責任。